【F1】2025-10-2

本週末的新加坡大獎賽成為首場被定性為「酷熱危險狀態」的F1比賽,所有賽車必須加裝車手冷卻設備。

F1車隊賽前會向賽車駕駛艙噴灑乾冷來降低駕駛座的溫度

今年F1的其中一條新規則是,當FIA的天氣預報顯示比賽日的溫度超過30.5°C時,賽事總監會在賽前宣佈該站比賽進入「酷熱危險狀態」(Heat Hazard),所有賽車需要配備冷卻系統,確保在極端高溫下比賽的安全性。考慮到冷卻設備的重量,賽車在該比賽週的最低車重將增加5公斤,達到805公斤。 

天氣預報顯示,新加坡市中心在本週六和週日的氣溫將達到31°C,已經達到FIA「酷熱危險狀態」的門檻,FIA F1賽事總監Rui Marques亦於今日通知各車隊,新加坡站將進入「酷熱危險狀態」。

現在各車隊有兩個選擇,即讓車手穿上冷卻衣,或者在賽車上增加額外的壓艙物。無論車手是否穿上冷卻衣,規則要求所有賽車都必須安裝配合冷卻衣運作的設備,包括冷卻劑運輸泵、冷卻劑儲存箱和散熱器,任何選擇不穿冷卻衣的車手則要增加額外0.5公斤的配重,對應冷卻衣的重量,使賽車符合805公斤的最低車重。

相關報導:前國際小姐參選人競逐FIA主席 成第4位候選人

Lando Norris在贏得2024年新加坡大獎賽後馬上補充水分

F1比賽規則規定:「在這種情況(酷熱危險狀態)下,必須安裝車手冷卻系統的所有部件,包括任何冷卻劑。此外,如果車手通常使用的個人設備,與冷卻系統所有設備的重量存在差異,就必須在駕駛艙增加0.5公斤的壓艙物來補償」。 

FIA最初的規則是,當賽道地區的氣溫達到31°C或以上,就要強制車手穿上冷卻衣,但不少車手經過測試後指出,很難將例如連接冷卻衣和設備的運輸管等部件安裝到狹窄的駕駛艙內,並且影響到舒適性。因此FIA後來修改規則,沒有強制要求車手穿上冷卻衣,而是讓車手自行選擇穿戴與否,具體執行方式則如上所述。

自2008年首次舉辦以來,新加坡站就因為濱海灣街道賽道的複雜佈局以及當地高溫高濕度的特性,一直以來都是全年極為考驗車手體能的分站之一。今年一戰成為F1首場被定性為「酷熱危險狀態」的比賽也就不足為奇。

相關報導:McLaren Racing已向中東財團出售全部股權

車手在新加坡大獎賽前都隨身帶著冷毛巾或者穿著冷卻背心

F1車手冷卻系統是在2023年卡塔爾大獎賽後研發,當站比賽因為高溫問題導致多位車手中暑。事實上,車手冷卻系統已經在GT和房車賽事使用了幾十年,但對於F1而言,難題就在於如何將冷卻系統小型化,塞入狹窄的F1賽車駕駛艙裏。

Mercedes 的George Russell是首位在F1實戰中使用冷卻系統的車手,他在今年季初的巴林大獎賽首次使用。Russell對這套系統給出正面評價,指不單改善他在高溫比賽的舒適度,還幫助他保持專注來應對賽車的電力系統問題,最終以亞軍完賽。

Russell當時表示:「當我開啓冷卻系統的時候,感覺非常明顯。我記得在比賽開始時,流經我身體的冷水大約是16度,這對於身處50多度的駕駛艙的人來說,感覺相當不錯。當然這套系統總有改善的空間,但對我們車隊來說,他們付出了如此大的努力,而且很有信心這套系統能夠發揮作用,所以我想嘗試一下,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好。」

George Russell 在2025年巴林大獎賽

Photo Credit: Red Bull Content Pool, Reuters

詳解和更多賽車資訊盡在 Lightsout.cc

#lightsoutcc #賽車 #賽車運動 #支持賽車運動 #推廣賽車運動 #賽車手 #賽車運動員 #賽車新聞 #Race #一級方程式 #F1中文 #F1新聞 #F1 #F12025 #F12026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